生活的幸福主因来源于劳动,学习是劳动,种地也是劳动。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,是要让学生能够理解所有一切都是与劳动有直接联系。劳动教育,首先还是要让青少年懂得,幸福生活建基于辛勤劳动之上。劳动课也是培养学生基本人格的课程。
“清明前后,种瓜点豆”,“高畴新雨足,布谷唤春耕”春雨贵如油,一场春雨加快了北张庄学校师生的春耕、春种的步伐,在这个美好的春日,我校组织学生垦荒、种田,通过劳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、人生观、社会观。
一.开展校内劳动,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
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载体,学校教会学生尊重劳动成果和每个劳动者,教会学生不能鄙视劳动,应该热爱劳动,任何一种劳动都值得尊重。
二.书本教育需要结合劳动实践,才能更好地、更生动地了解和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。教师悉心指导学生做事、操作、实践,用全部感官去认知和学习。
我校开辟专门区域种植花草树木或农作物,让班级、学生认领绿植或“责任田”,予以精心种植,管理。
1.“几日西畴闻布彀,陇头牵犊教春耕”,老师指导学生平整土地
2.没有春耕的辛劳,就没有秋收的甜蜜。又是一年春来早,北张庄学校的师生愿做勤劳的耕耘者在松土,耘田。
3.“人间岐路知多少,试向桑田问耦耕”,老师们教给学生播种、浇水、培土的知识
4.“昼出耘田夜织麻,村庄儿女各当家”,认识种植的农作物:玉米 南瓜 冬瓜 甜瓜
5. 让学生用身体丈量物理和心灵的世界
三.让劳动发展学生的爱好,培养集体荣誉感,热爱同学和父母,热爱集体中的成员。
古人讲:“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;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”,当劳动教育回归到实际的劳动实践,学生的生长也就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,他们的创造力被激活,他们的生命力被唤醒。在这种良性的激发下,我校的教育朝着“教育即生活”、“社会即学校”、“教学做合一”的美好方向发展。 我校师生充分利用课后拓展服务的时间,通过“苗圃种植”、“微农场”、“责任田”等多样化的方式吸引学生自主参与劳动。实现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,让孩子有幸福生活的能力。
文字|耿从环
图片|耿从环
编辑|倪志强
审发|杨勇军 蔡喜霞